【土生餐廳專訪】開業二十年老字號富仕葡式美食

眾所週知,澳門飲食文化源遠流長,亦體現東西文化融合之地,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「美食之都」的美譽,擁有來自各個不同地方的美食以及融合菜色。除了粵菜外,便是葡式料理。因澳門曾作為葡萄牙殖民地的源故,除了留下許多葡式風格的建築物外,葡式美食亦從當時開始留存了下來,土生葡菜是經過隔合中國、非洲、泰國等菜式而成,成為迎合當地口味的本地菜式,直到今時今日,依然受到很多外地旅客,甚至本地人的喜愛。

無論是酒店裡的頂級知名餐廳,還是隱藏於巷里圍裡的溫馨小店,都各領風騷,各有特色。今日要介紹的是,藏於澳門水坑尾區雀仔園裡,一家開業近二十年的老字號葡國餐廳——富仕葡式美食。

「富仕葡式美食」機緣巧合創下一片天地

說起「富仕葡式美食」,澳門的街坊應該不會覺得陌生,但背後的故事卻鮮為人知。餐廳最開始,是從葡國人手中放盤,接手的盧先生是葡式西餐大廚,因緣遇上,決定接手該餐廳,並以「富仕」為名經營至今,現在交到第二代盧小姐作為餐廳負責人,為父親接下這間巷裏小餐館。

盧小姐提到令尊在接手餐廳前,本身也是「佛笑樓」的廚師,當其時抱住趁年輕試一試的心態,一步一步經營到現時。未來也依然會繼續做下去,希望能夠一代一代傳承下去。

如何將正宗葡式口味與本地人口味融合

據盧小姐透露,店內的必點菜之一——忌廉馬介休薯蓉,其實是從上一手的葡國老闆傳承下來的。但因葡國菜本身較為油膩、味道濃烈,若不經改良可能以廣東地區的口味較為難以接受,所以有按照本地街訪口味和意見進行調整,才有了現在大家讚口不絕的忌廉馬介休薯蓉。

必點招牌菜 —— 「忌廉馬介休薯蓉」

而店內另外一個必點菜——富仕燒雞釀飯,就更能品嚐出中式與葡式口味的碰撞。首先以茄汁、洋蔥、青椒、葡式香腸炒香的西洋炒飯,而這個炒飯因沒有放海鮮,所以有別於其他餐廳的西洋炒飯。其後再將炒飯釀於原隻去骨全雞中。鮮甜可口的炒飯配上中式風味的燒雞,這個搭配每一口都讓人感嘆不已。

店內必點菜 —— 「富仕燒雞釀飯」

開業二十年的辛酸史及趣事

其實開業二十年,餐廳背後也有很多的故事。當問到餐廳有沒有遇過難關的時候,盧小姐就說:「最困難的時期,應該是沙士的那年,當時疫情導致人心惶惶,基本上很少有客人,餐廳能夠做的唯有開門等客人而已。當然,新冠肺炎也造成不少的影響,但現在網絡較為發達。可以做網上推廣,不用再像沙士那年一般,甚麼方法都沒有。」

除了辛酸史外,當然也有遇過一些有趣的客人。盧小姐分享,餐廳有一位非常有趣的老人家常客,這位客人是一位土生葡人。每次來用餐都會點魚的餐點,而每次都能夠將內臟,甚至魚骨都吃乾淨。因為魚的內臟較為苦,但這位老人家每次都是一如既往全條魚吃完,所以令店家覺得非常神奇和有趣。

後記

「富仕葡式美食」雖然店內裝潢不如大餐廳的華麗,但比起大餐廳反而多了一分熟悉的人情味,加上餐廳位置藏於鬧市中的巷弄裡,更為貼地氣,有一種猶如到朋友家作客的感覺。不論是本地的街坊還是來澳門的遊客,都很推薦大家去一試。